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综合动态

综合动态

王晓钧团队在马慢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晓钧团队,在马的慢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拮抗髓系细胞中关键天然免疫限制因子SAMHD1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Equine lentivirus counteracts SAMHD1 restriction by Rev-mediated degradation of SAMHD1 via the BECN1-dependent lysosomal pathway”为题,于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噬 (Autophagy)》上。该研究首次发现马SAMHD1(EfSAMHD1)通过抑制EIAV的反转录来限制EIAV的复制,但其抗病毒活性可以被EIAV的病毒蛋白表达调控因子(Rev)所拮抗, 揭示了EIAV Rev通过依赖于Beclin1(BECN1)和PIK3C3,但不依赖于经典自噬的溶酶体途径降解EfSAMHD1,进而实现逃逸天然免疫限制的分子机制。

 

EIAV Rev拮抗 EfSAMHD1的机制模式图

  

  SAMHD1是哺乳动物髓系细胞中的一种天然免疫限制因子,作为一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s)水解酶(dNTPase),SAMHD1通过其酶活性将细胞内的dNTPs水平维持在病毒反转录所需的浓度以下,从而限制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在内的逆转录病毒的复制。HIV-1因不能克服人SAMHD1的限制作用,而无法在具有低dNTPs水平特征的巨噬细胞上有效复制。而可以在巨噬细胞上良好复制的HIV-2和一些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毒株,可利用其编码的Vpx蛋白招募宿主的E3泛素连接酶CRL4DCAF1,进而特异性泛素化SAMHD1并将其通过蛋白酶体降解来拮抗SAMHD1的限制作用。不同于主要在活化的CD4+T复制的HIV-1,EIAV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并可进行活跃复制。但是EIAV并不编码Vpx样蛋白,EIAV是如何在具有SAMHD1的巨噬细胞中成功建立感染的机制此前尚不清楚。

 

  该研究首次证实了马SAMHD1(EfSAMHD1)通过抑制EIAV的反转录阶段来限制病毒复制,EfSAMHD1的dNTPase活性对其抗病毒功能是必需的。而EIAV感染可以下调EfSAMHD1的蛋白表达,进一步筛选发现,EIAV编码的附属蛋白Rev具有下调EfSAMHD1表达的功能, EIAV Rev可与EfSAMHD1相互作用,将EfSAMHD1从细胞核重新定位至细胞浆,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EfSAMHD1。对其降解机制深入探索发现,EIAV Rev通过依赖于BECN1和PIK3C3,但不依赖于经典自噬的溶酶体途径降解EfSAMHD1。EIAV Rev是和其它慢病毒Rev的功能一样,在介导未完全剪接的病毒RNA出核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首次揭示了EIAV Rev的第二种功能,其具有结合BECN1和拮抗EfSAMHD1的功能,且这种功能与Rev的核输出活性相关,并依赖于Rev的非必需区。此外,该研究还发现Rev降解SAMHD1具有种属特异性。该研究揭示了EIAV Rev在EIA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中的作用,这种兼顾RNA输出和抵抗天然免疫的双重功能并未在其它慢病毒中被发现,说明马SAMHD1与慢病毒之间存在一种独特的共进化途径。

 

  任会玲博士和尹鑫博士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王晓钧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22054、81561128010、31072133)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JC2018010、C2016064)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citedby/10.1080/15548627.2020.1846301

  

  

上一篇:兽医学院组织学习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下一篇:曲连东团队揭示猫杯状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和建立持续感染的机制
扫一扫 关注我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TOP